1.孔子尊师。
孔子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向老子请教“礼制”学识,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拜望老子,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向老子诚恳的请教。
回到鲁国后,孔子向学生说:“老子博古通今,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
2.程门立雪。
一天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寒风,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醒来时他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请进屋去,为他讲学。
3.曾子避席。
有一次曾子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向他提出了问题,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旅游交通条件:开拓交通路线,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我国先秦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打开各疆域之间的闭塞性,研制各种交通工具,为天子巡行、商务旅行和外交游说准备条件。
据目前考古发现,我国在距今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就已发明了船桨。
公元前2033到1066年的夏商,已有了车,当时车的种类很多,有牛车、马车、戎车、田车。
道路的修建,在西周时,已有水路,分为沟、洫、浍、川。
陆路有遂、径、畛、涂。
道路修的不仅平坦,而且植有行道树,建立维修制度。
邮递主要靠驿站,西周和春秋战国时,在大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置邮、传舍与馆舍,以供游客住宿之用。
旅游类型主要有巡狩、游畋、观光、游娱、托志、泻忧等:天子和诸侯巡游、巡狩;商务旅行:在先秦时期尤为活跃。
他们以经商为目的,负货贩运,周游天下;外交游说: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各国之间出现频繁的外交游说活动;平民百姓的观光;持猎活动。
1.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2.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3.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
4.鱼跳水,有雨来;
5.燕子低飞要落雨;
6.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7.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
<9.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10.泥鳅静,天气晴;
11.猪衔草,寒潮到;
12.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