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
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
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
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
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稚子弄冰的心情有四种变化,第一种是对冰的好奇,他觉得这块纯净的冰非常神奇,想要探究它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种是对冰的喜爱,当他发现制作出来的冰被别人夸奖赞叹时,他会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
第三种是对冰的挫折,有时候他会因为制作冰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好而失败,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最后一种是对冰的改变,他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口味的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冬天玩冰的情景。他用金盆脱下早晨的冰块,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就像银铃一样。他敲打冰块,发出清脆的声音,就像玉磬穿过树林的声音。突然,冰块像玻璃一样碎裂,发出响亮的声音。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冬天的快乐玩耍,也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