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行驶被超车时发生剐蹭事故的责任划分,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交通法规以及事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下是一般原则:
1. 超车方责任:如果超车方在没有足够安全距离或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进行超车,导致剐蹭事故,通常超车方将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超车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车辆。
2. 被超车方责任:如果被超车方在超车方已经开始超车时突然变道、减速或采取其他影响超车安全的行为,导致事故发生,被超车方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3. 同等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可能都存在过错,比如超车方未确保安全距离而被超车方也未能保持适当的警觉,这时可能会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
4. 不可抗力:如果事故发生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道路障碍物等,责任可能会有所不同。
实际责任的划分需要依据事故现场调查、目击者证言、交通监控录像以及双方的陈述等证据综合判断。在处理此类事故时,建议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和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也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首先确认行人是否受伤,不管谁的责任,有人受伤就打120,第二给交警122报案,让交警划分事故责任,如果对方行人全责的话,车辆有损失还得找对方赔偿,第三给保险公司打电话,登记好事故,不管后续有没有责任都有可能需要保险公司理赔.
正常行驶车间距是根据车速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在城市道路行驶时,车辆之间的距离应该在3-5米之间,而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车速比较高,车辆之间的距离应该在50-100米之间,这样可以给予驾驶员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防止因车距过近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此外,车辆之间的距离还受到气候和道路状况的影响,如在雨天或雪天,车辆之间的距离应该适当加大,以提高行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