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
将浆水菜从浆水中捞出,切1厘米左右的小段,干辣椒切丝、大蒜切成薄片,葱切成葱花备用。
步骤2
锅内倒入少许油加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炝锅,(花椒炝锅后可以将花椒捞出)放入葱花、浆水菜、蒜片翻炒,放入适量的盐,再加入少量浆水烧开盛出。
步骤3
用一个大碗放入适量面粉,通过多次加水,而每次加入微量的水用筷子不停的搅拌,使面粉形成絮状的面粉颗粒,如形成的面块较大时,可倒在案板上,进行切剁,最终形成较小的絮状面疙瘩。
步骤4
锅中放适量水烧开,倒入搅拌好的絮状面粉小疙瘩煮熟,放入炒好的浆水菜,调味后一碗清爽败火的浆水拌汤就做好了。
留坝有名景区:
1.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留坝县西北部,系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距留坝县城16公里,316国道穿境而过。紫柏山山岳巍峨,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堪称秦巴千里栈道“第—名山”。景区集高山草甸、珍奇动物、稀有植物、原始森林,峰、岩、洞、坦、泉、溪与峡谷为一体,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说。
2.张良庙
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距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张良庙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张良庙依山傍水,四季风景如画,建筑众多,其中匾额对联、文字兔词多有佳句。庙中碑石、摩崖近百块,各种书法,流派纷呈。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条件,四季游人不断。
3.留坝老街
来到留坝,除了要去紫柏山和张良庙,县城的老街也很值得一逛。一家接一家的特色小吃店、独具匠心的书吧和客栈等,使留坝老街重拾韶华而焕发新的生机。顺着街边流淌的淙淙之水,则使老街充满灵动与活力。沿街摆设的农具、各种小景观和墙壁上题写的民谣,浓郁的秦巴风情扑面而来。
4.留侯古镇
留侯古镇位于留坝县风景名胜区汉张良庙以下一公里处,这个古镇的街道叫“枣木栏街”,这里自古就有“枣木栏骡马成群”之说。如今,留侯古镇已恢复“留侯老集”这一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古朴典雅的老集老街上,琳琅满目的山货、色香味俱全的当地美食,吸引着数千名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赶集”,重振着过去骡马成群、昼夜铃声叮当不停的辉煌。
5.风云禅寺
风云寺位于留坝县褒河上游青桥驿蔡家坡斜对面半山腰。据碑载,寺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07年),禅院两尊以狮为墩、龙绕柱攀连连为一体的精美石雕凛凛生威,两副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上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若海梦迷人”和“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时时警示世人,晨钟暮鼓,袅袅香烟,与河流上下绿水、青山、雾岚浑然一体,使人顿生豁达、超脱之感。
汉中浆水面是陕西省汉中地区的特色面食,它以独特的面汤和酱料为特色。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汉中浆水面的做法:
材料:
- 面条:一般使用宽面条或者刀削面条。
- 猪肉:约200克,切成细丝。
- 蔬菜:例如豆芽、青菜等,适量。
- 香葱:适量,切碎。
- 姜蒜:适量,切碎。
- 酱油:适量。
- 盐:适量。
- 辣椒油(可选):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制作步骤:
1. 首先准备好面条。如果使用现成的宽面条或者刀削面条,则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煮熟。如果自制面条,则将面粉和水搅拌成柔软的面团后,擀成薄而长的宽面片,再把它们切成合适的长度。
2. 准备一锅水,加入适量盐和少许油,烧开后将准备好的面条放入煮熟。根据具体类型的面条,煮熟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个人口感来掌握煮面的时间。煮熟后将面条捞出沥干备用。
3. 在一个锅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加热后放入姜蒜末炒香。然后加入切好的猪肉丝继续翻炒至变色。
4. 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盐,炒匀。
5. 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20-30分钟,以让肉更加鲜嫩。
6. 准备配菜:将豆芽和青菜用水焯一下,使其变软并保持新鲜口感。
7. 取一碗,先放入面条,再加入配菜。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汤汁(即放有肉丝的汤),最后撒上香葱末和辣椒油即可。
建议:
- 汉中浆水面是一道注重汤汁的面食,在制作时可以多加水提高汤味的浓郁度。
- 猪肉丝可以提前用料酒、生抽等腌制片刻,增加其口感和味道。
-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其他蔬菜或者调味料,例如木耳、胡萝卜丝等,丰富口感和颜色。
- 辣椒油是可选的调料,如果不喜欢辣可以不加。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辣椒油的量。
- 汉中浆水面通常用宽面条或刀削面条,但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他类型的面条。
这就是汉中浆水面的做法。希望你能尝试并享受这道美食!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