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他人手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2、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抢夺他人功劳的典故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朝廷和军队,将其他人的功劳归于自己。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白骨精,但孙悟空三次将其打败后,却被唐僧误认为是他杀了无辜的人,最终被逐出师门。
3. 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火”:普罗米修斯从众神那里偷来了火种,使得人类得以学会使用火,从而获得了文明的发展。然而,这一行为也引起了众神的愤怒,导致他被绑在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
这些典故都表现了人们对于抢夺他人功劳的行为的反感和谴责,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贪图虚荣和功利。
抢别人的东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抢劫或盗窃都属于犯罪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会面临拘留、罚款甚至是监禁的惩罚。
其次,从道德角度来说,抢夺别人的财物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和谐关系。此外,抢夺行为也容易引起冲突和暴力,给自己带来危险和损失。综上所述,抢夺别人的东西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抢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