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相传,牛郎是天上王母的蓬莱山上的牛倌,他拥有一头会变化成人样的老牛。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擅长编织美丽的布匹。
一天,牛郎在外面放牛时,遇到了织女,他们彼此相爱,结为夫妻。但是,王母发现了织女离开了天界并与人类结婚,十分愤怒,将织女带回了天宫。
牛郎十分心碎,他的老牛告诉他,要让他用老牛的皮肚,剖开一条道路,把天地分隔开来,才能够与织女团聚。牛郎和老牛用尽全力,终于开了一条天河,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相拥。为了不再被王母分开,他们被赋予了变成一对星星的命运,牛郎成为织女星旁的牵牛星,每年七月初七,他们就可以相见一次。
为了寻找转世的织女仙女,许多女孩在乞巧节这一天会穿上华丽的汉装,手工织制细致的丝绸布匹以及各种装饰品。在这一天,女孩会到户外,用精湛的手艺织成自己心仪的 “七夕织女星”,同时向织女仙女祈愿,并期待着找到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或其他善缘良缘
信息如下:
乞巧节,也被称为七夕节、七姐诞或七夕乞巧,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农历七月七日举行。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以下是关于乞巧节的详细信息:
节日起源。乞巧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就有关于七夕穿针的记载。这个节日最初与女性祈求智慧和巧艺有关,特别是纺织技艺。后来,随着唐宋时期的发展,这个节日逐渐融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使得七夕节不仅是一个祈福的节日,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浪漫的情人节。
节日活动。乞巧节的核心活动之一是穿针乞巧,即女性在月光下将针穿过一个小孔,以此来测试和祈求自己的手艺。其他活动还包括拜祭织女、悬挂七巧板、点灯笼等。特别是拜祭织女,女性会在这一天祈求心灵手巧和美满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