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代号中通常包含了关于螺纹特性的信息,如螺距、导程等。对于外螺纹,导程是指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在螺纹代号中,导程通常与螺距相关。对于单线螺纹,导程等于螺距,可以直接从代号中找到螺距值,这个值就是导程。而对于多线螺纹,导程是螺距与线数的乘积。例如,如果螺纹代号中标明螺距为1.5mm,且为双线螺纹,则导程为1.5mm×2=3mm。
因此,要判断外螺纹的导程,首先需要识别螺纹代号中的螺距和线数信息,然后根据上述规则进行计算。注意,不同的螺纹标准(如公制、英制等)可能有不同的代号规则和表示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的螺纹标准来解读代号。
螺纹代号中通常不含导程信息,要判断外螺纹导程,需查看附加规格或说明。单线螺纹导程=螺距P,多线螺纹导程=螺距P×线数N。例如,在标准螺纹标记中,“M16×2-5g6g”表示螺距为2mm,若为单线,则导程也为2mm,若为多线则需额外指定线数来计算导程。
从螺纹代号中直接看出螺纹线数通常比较困难,因为标准的螺纹代号中并没有明确标注线数的信息。不过,常用的螺纹标准中,单线螺纹的代号一般以“单”字结尾,例如“M20×1.5”表示公称直径为20毫米、螺距为1.5毫米的单线螺纹。
而多线螺纹的代号则会在尺寸后面加上“×n”来表示,例如“M20×1.5×2”表示公称直径为20毫米、螺距为1.5毫米、线数为2的多线螺纹。
因此,通过观察代号中的尺寸和标注的线数信息,可以大致判断出螺纹的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