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申请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生育津贴申报材料,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生育津贴支付。
2、受理:核对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原因。
3、审查:审核材料是否合法合规;审核是否符合办理条件;审核不通过的,一次性告知原因;对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按统筹地区规定进行待遇审核,录入信息系统,打印费用审核单;通过信息系统、书面单据,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确认。
4、决定:业务办结及反馈。根据复核结果结算、支付生育津贴,告知办理结果。
5、送达:告知办理结果。
苗年,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祖先保佑的传统节日。苗族的年节,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在秋收后举行,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一月。
关于苗年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古代传说,在远古时代,苗族先民在黄河流域中部地区,即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黄河中游地区活动。他们的原始宗教崇拜主要是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宗教信仰,在苗族的历史上长期存在。他们认为,一年只有 360 天,时间过得太快,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他们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每个月 30 天,多余的 5 或 6 天,称为过年日。
2.苗族古歌中说,“苗年”是“奶夔(máo)”(即奶妈)思念被他奶大的“幺儿”(小孩子)而规定的。过去,苗家妇女若有了孩子,一般都由其婆婆带到娘家(即外家)去奶养。三、四年后,孩子能独立生活了,才接回家中。这时,孩子的母亲便要去迎接,接回家后,要举行一次“吃年”的仪式,表示对孩子的思念和欢迎。后来,这种仪式逐渐演变成了苗年。
3.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苗年来源于古代的“蜡祭”。古代,苗族人民为了祈求祖先保佑五谷丰登,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蜡祭”。“蜡祭”的时间,在农历十月亥日,即“苗年”。
总之,苗年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无论是哪种说法,苗年都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代表着苗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和对丰收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