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案件要看具体的金额,没有统一标准。存在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或规章且相关法条设定了行政处罚的行为。此因素最为关键。经初步调查证明存在违法嫌疑时,才应当立案;经初步调查有确凿证据证明不存在违法行为的,不能立案。
工商部门对售假行为的处罚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 要求企业立即停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消除影响。如果情节严重,工商部门还可能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2. 给予企业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违法所得等。罚款金额根据案件情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而定,可能会高达多万元或几十万元。
3. 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通报企业信息。在微信公众号、官网、报纸等媒体进行曝光,增强社会监督,警示其他企业。
4. 如果情节严重,工商部门也可以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侦查,并对涉案人员进行行政拘留、刑事处罚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具体案件情况不同,工商部门的处罚措施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1. 工商局对没有经营的公司进行年审是违规的。
2. 因为年审的目的是为了监督企业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经营,如果企业没有实际经营活动,进行年审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虚假经营。
3. 如果企业确实没有实际经营活动,可以主动申请注销,避免不必要的年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