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布林线原理详细讲解
时间:2025-05-12 22:33:59
答案

布林线是基于统计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技术分析指标,它由三条线构成,分别是中轨、上轨和下轨。中轨是一条简单移动平均线,上下轨则是在中轨的基础上加减一个标准差倍数而得到的。

价格位于上轨时,说明市场处于超买状态,价格可能会回调;当价格位于下轨时,说明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价格可能会反弹。布林线常用于股票、外汇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和买卖时机。

布林线原始参数
答案

布林带的参数一般默认的情况下是(20.2)。 这个20指的是中轨,也是所谓的20日均线,而后面的2则是所谓的2个标准差,所以这两者最终计算出来之后就是布林带的上轨和下轨

布林线原理详细讲解
答案

布林线(Bollinger Bands)是一种股票技术分析指标,由约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发明。其原理为,利用统计学中标准差的概念和数据的移动平均线确认股票价格波动的上下限,从而更好地判断价格走势和市场趋势。

具体来说,布林线是由三个线组成的指标,分别为中轨线、上轨线和下轨线。中轨线是以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线为基础,通常为20日或者30日的简单移动平均值;上轨线和下轨线则是在中轨线的基础上,乘以一个标准差带出的线,通常为2倍标准差的值。

布林线的使用方法为,通过中轨线来观察价格趋势的方向,上下轨线则作为价格波动的范围,当价格触及上轨线时,说明股票处于高位,市场过热,投资者可以考虑减仓或卖出;相反当价格触及下轨线时,说明股票处于低位,市场过冷,投资者可以考虑增仓或买入。

需要注意的是,布林线只是一种指标,不能独立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及基本面分析共同使用。

推荐
© 2025 偶读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