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它的重量因种类和状态而异。一般来讲,一颗普通白米的重量约为0.02克左右。也就是说,十颗米的重量大约为0.2克。但是,如果是糙米或者是龙虾米等其他品种的米,则其重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时,如果米粒过于松散或者紧密,其重量也可能会有所偏差。因此,在进行精确测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减少误差的产生。总之,十颗米的重量是非常轻微的,计算时需要十分仔细。
十项行动指的是《全球变暖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十项具体行动,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这十项行动包括:
1. 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
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4. 保护森林和生态系统
7. 加强气象和气候监测
8.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9. 加强国际合作
10.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这十项行动是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行动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个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
1. 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
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采用低碳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如使用电动汽车、推广碳交易等。
3. 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建设绿色城市,推广公共交通,提高城市绿化率等。
4. 保护森林和生态系统:
加强森林保护,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土地开垦等。
5. 加强农业和畜牧业的适应能力:
采用适应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排放等。
6.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
鼓励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
7. 加强气象和气候监测:
建设气象监测站,加强气象预警,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8.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9.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10.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岳阳楼》
【明】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杨基是元末明初诗人,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清俊纤巧。这首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犹入神境,因为这首诗,当时的人称他为“五言射雕手”。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伯温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刘伯温在是明代的军事家、文学家,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功不可没,其实,刘伯温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
这首七言绝句颇有宋诗七绝之感,这首七绝描写了大雨前后的景象,通过对风雨的描写,抒发了一个人生哲理:风雨过后,景色会格外美丽;遇到挫折,战胜挫折后,会觉得人生更美丽。
《梅花九首·其一》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元末明初时,演义、小说、戏曲盛行,诗人高启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
《梅花九首》“飘逸绝群,句锻字炼”。这九首梅花诗,首首读来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历朝历代诗人咏梅之作众多,相比之下,高启写梅独摄其魂,确有不俗之处。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朝名臣,忠烈之士,一心为国,《明史》评价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这首《石灰吟》是他的名作,在诗歌的写作手法上,与一般诗歌不同,没有雕琢之感,但这首诗极强的个人情感,使这首诗千古流传。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石灰言志,即使千锤百凿,烈火焚烧,依然不改忠心之志,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字伯虎,民间有许多他的风流才子之事传扬,可实际上,唐伯虎真实的人生十分凄惨,家庭不顺,科举不顺,最后,他沦落到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境遇令人唏嘘。
这首《桃花庵歌》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也真实的反应了唐伯虎的生活情况。
《登太白楼》
【明】王世贞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王世贞是明代文学组织“后七子”的领袖,才华高超。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诗中缅怀李白。诗中缅怀李白,对其文章、风采表示了极为崇敬的心情。直写李白的飘逸神姿,感叹楼仍在而大诗人李白之后无人可及。全诗融会古今,感情深挚而蕴藉。
《系中八绝·老病初苏》
【明】李贽
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
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
李贽是明代的思想家、文学家,《系中八绝·老病初苏》是李贽在入狱之后所写八首绝句中的第一首。
此生把名山大壑都登临遍了,但是只有牢狱的门还从没有踏入过。在一身的老病中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遭到囚禁,竟不清楚已经在此过了几个白天和黄昏。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境况的感慨。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是明代才子,23岁时状元及第,年少得志。36岁时,因得罪皇帝,发配云南充军,到江陵时,杨慎看到一个渔夫一个樵夫在江边煮酒吃鱼,谈笑风生,心生感慨,写下这首《临江仙》。
全词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令人回味无穷。
《春日山居即事》
【明】王廷陈
草动三江色,林占万壑晴。
篱边春水至,檐际暖云生。
溪犬迎船吠,邻鸡上树鸣。
鹿门何必去,此地可躬耕。
王廷陈是明代诗人,最擅长五言诗,王世贞称他“五言尤自长城”,评价极高。这首《春日山居即事》颇有唐人田园诗的风范。
此诗描写春日山间的景色,“三江色”、“尤壑晴”简明清丽,“春水”、“暖云”、“溪犬”、“邻鸡”则可见乡间生活的舒适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