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1300多年以前,这是个很隆重的节日。
为什么叫上巳节呢?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这个节日诞生于汉代,繁盛于唐宋,曾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fú xì],祓禊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活动内容。
孤陋寡闻的我专门查了一下什么是“曲水流觞”,结果被古人浪漫得一塌糊涂:曲水流觞,是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时至今日,“三月三”节日依旧在壮族、侗族、布依族、瑶族、黎族、畲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并仍被视作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例如,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习俗的影子。
另外,三月三也叫女儿节,或“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
三月三青秀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一场集文化、娱乐、体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盛大庆典。以下是一般的节目流程:
1. 龙舟竞渡:早上,各村、社区或团体组织的龙舟队伍在青秀山附近的榕湖上进行比赛。
2. 赛龙舟:比赛结束后,观众和参赛队伍会前往青秀山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进行赛龙舟活动。
3. 乐舞表演:下午,各地的壮族艺术团体会在青秀山的广场上进行舞蹈、歌唱、器乐表演等节目,展示壮族的传统文化。
4. 体育比赛:下午还会有各种体育比赛,如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攀岩比赛等等,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看和参与。
5. 美食展销:节日期间,青秀山周边还会举行美食展销活动,各地的特色美食、土特产等都会在此展示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