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niǎo]和[diǎo]。
当“鸟”字读[niǎo]时,其字义主要与鸟类动物有关,如飞鸟、鸟语花香等。
当“鸟”字读[diǎo]时,用作名词,指男性生殖器,如骂人的话“鸟人”;也用作形容词,指粗话、脏话,如“瞎鸟”。
需要注意的是,“鸟”字的读音和字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读音和用法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成语中同时带有“鸟”字和“兽”字的成语列举如下:
1.作鸟兽散:聚集着的一群人慌张而狼狈地四散逃开,像丛林中的鸟群或兽群,受到惊吓后那样漫无目的散开了;
2.鸟兽率舞: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
3.兽聚鸟散: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4.鸟声兽心: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5.鸟伏兽穷: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鸟的饮食习惯与种类有关,食虫鸟以昆虫为主食,而肉食鸟则以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总体来说,鸟的每日食量相对较小,一般只需摄取自身体重的5%-10%。
以鸟类红隼为例,其每日至少需要摄取3只麻雀的肉量,也就是大约70-80克左右的肉类。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不同鸟类的饮食习惯和食量不同,具体情况需根据鸟类的种类和生态环境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