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
灭吴之战中,杜预并没有作为晋军所有队伍的主帅,而是担任西线的指挥,其任务是夺取江陵并占领荆州。作为一名智将,杜预自己几乎不会武艺甚至连骑马都不会,但他对军事的洞察力和他的谋划能力使得他在灭吴之战中大展拳脚,成功地实现了羊祜的遗愿,最终攻灭东吴。
由此可见,杜预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军事都具有着杰出的贡献,所以到了唐朝,唐太宗下令让历代的先贤和先儒配享文庙,杜预被包含在内,之后唐德宗又追封古代名将64人,杜预也在其中。
东周是公元前256年灭亡,东周灭亡后是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到公元前256年秦国军队灭亡周朝,这是东周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